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新一轮能源产业革命亟待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时间: 2009-09-07 10:56: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网友评论 0
  • 我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也必须高度重视能源生产与供给的长远性保障问题。能源产业是技术与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面对日益凸显的国际能源危机,作为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业,如何有效贯彻实施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能源产业政策,全面推进金融业与能源产业的战略合作与良性互动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矿化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能源供求关系的日益趋紧,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被世界各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予以了极大重视。我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也必须高度重视能源生产与供给的长远性保障问题。能源产业是技术与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面对日益凸显的国际能源危机,作为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业,如何有效贯彻实施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能源产业政策,全面推进金融业与能源产业的战略合作与良性互动发展,以适应和助力于我国新一轮能源战略调整与“能源产业革命”,成为当前必须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大省,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格局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目前,在金融支持陕西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贷款已成为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能源贷款主要集中投向于传统能源产业开发建设项目,能源与金融“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向传统能源产业高度集中的信贷投向,与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存有差距

  长期以来,陕西银行业投向能源产业的贷款,几乎全部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传统能源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上,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却很少重视和支持。据2009年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显示,在陕西省能源行业的前50户贷款企业中,只有6户为水电开发企业,仅占12%,且贷款规模都不大。陕西的矿化能源资源虽然品种丰富,储量巨大,但它作为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总有一天会开发殆尽。如果按照目前这种状况,能源信贷以及各种社会资本都高度集中投向矿化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短期繁荣的同时,也在加速促进矿化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枯竭,这种低水平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的。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冷静的分析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为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合理定位,按照我国中长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尽快调整和优化能源信贷结构,使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心由传统能源产业逐步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倾斜。

  (二)能源产业发展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既不利于释放和化解能源投资风险,也不适应于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

  由于多层次、全方位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以及能源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目前,陕西能源产业的投资仍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省属能源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几乎还是空白;个别能源企业虽发行过短期债券,但融资占比很小;至于那些能够分散和释放投资风险的诸如能源期货、能源保险等方面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更是没有被充分利用,能源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远远滞后于能源产业的发展。

  能源产业投融资渠道的单一化,即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势必给能源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如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全球经济的衰退,就对陕西能源信贷的安全运行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陕西省能源化工总产值同比下降了7.9百分点,能源行业的整体效益出现明显下滑;据人民银行征信报表显示,同期的陕西省逾期能源贷款占比,较2008年末上升了2.87个百分点。

  再从陕西省中长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来看,仅仅依靠银行的贷款是远远不能满足其能源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的。据《鄂尔多斯区域(陕西部分)能源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一个时期(2010年-2030年),陕西能源产业将进入“深加工、高载能、大项目”的高速发展时期,仅列入规划的210个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不含油气勘探),就约需15000亿元的巨额投资。因此,要确保陕西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摆脱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不断创新和发展能源金融,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以及能源服务体系,开拓多种融资渠道。

  (三)金融支持传统能源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很不协调

  “十五”以来,在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下,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传统能源开发建设项目为主导的陕西能源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能源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19.35%上升至2008年的57%。与此同时,能源产业也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8年,陕西省地方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6.37%,增收主要来自于煤炭开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业。从眼前看,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各种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下,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确是十分诱人的。但以科学发展观来考量其经济效益,我们却发现,这种高增长的短期经济效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其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社会效益是很不协调的。长期以来,我们在聚集大量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全力支持粗放型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助推着惊人的资源浪费与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不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对多元资本的整合与优化,尤其是对能源信贷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传统的粗放型能源产业项目的资金投入愈多,资金错配额愈大,就意味着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后果将愈加严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戴季宁 (责任编辑:alexmls)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