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国内供给和需求
由于2008年年初冰冻灾害导致宿根蔗单产下降,入榨原料蔗出现大幅减少,以及本榨季产能大幅提高,造成糖厂收榨高潮提前到来。数据显示,截止 4月6日,广西已有76家糖厂收榨,收榨总产能为45.75万吨/日,占全区总产能的74%,广西日榨产能将降至16万吨/日左右的水平。
从近期基本面数据来看,3月末的食糖产销数据仍偏中性,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广西公布的食糖产量大幅减少,无疑对糖价有利好支撑,忧的是销糖率仍低于上榨季同期,白糖消费依旧低迷。
截至2009年3月末,本制糖期全国已累计产糖1127.52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1252.05万吨,相比之下产量减少124.53万吨。 受到甘蔗大幅减产的影响,本榨季广西糖厂收榨的进度在最近几个榨季是最快的,伴随着产区大量糖厂提前收榨,国内的白糖减产已成定局。综合广西、广东和新疆 等主产省的减产情况,预计2008/09榨季全国食糖产量仅能达到1250万吨左右,比上一榨季减少约230万吨。
截至2009年3月末,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52.91万吨,比上制糖期减少89.06万吨,累计销糖率49.04%,低于上制糖期同期 的51.27%。受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和“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本榨季开榨以来,国内食糖消费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在传统消费旺季的春节也未能好转。但 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饮料消费会有所增加,而饮料消费在含糖食品用糖量中占到32%,这对提升食糖消费量和稳定糖价会起到积极作用。07/08榨季行业协 会公布的全国食糖消费量为1350万吨,扣除国家和地方政府收储的110万吨,实际消费量1240万吨左右。由于08/09榨季前五个月的销量一直不佳, 即使后期销售出现好转,预计本榨季消费量基本与上一榨季持平。这样,全国食糖大致产销平衡,如果加上进口和国家抛储,则仍旧供大于求的格局。待国内夏季消 费高峰来临之时,关于消费量的炒作能否使白糖再次成为市场中的亮点,仍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支撑。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全国食糖减产已成必然,且前期已被炒作多时,而后期食糖的消费情况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目前白糖期现价格均在震荡中 徘徊,预计这种震荡格局会持续到4月下旬的云南糖会到来之前。待万众瞩目的糖会结束, 08/09制糖期产销和种植情况、国家是否抛储以及抛储的时间、价格等都会水落石出,届时糖价将面临方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