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产量变化看,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一般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3年连续增产,之后3年连续减产。1990—1995年为一个周期,1996—2001年为一个周期,2002—2006年为一个周期。下一个周期将从2007年持续到2011年,其中2007、2008年增产,2009年开始持续减产,直至2011年。
预计2009/2010榨季,中国糖消费量约为1350万吨,2009/2010榨季中国糖依然产不足需,缺口126万吨。主要原因是受2008年及2009年低糖价影响,国内甘蔗种植面积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即使考虑到2008/2009榨季由于甘蔗受冻灾影响,单位产出比正常水平偏低,2009/2010年榨季单产上升,也只能和2008/2009榨季持平或者略增。在国际糖价上涨的环境下,中国糖价下半年继续上行的概率较大。
19991年以来,产量增减呈周期波动(4—6年)
从现在的情况看,糖总供给并不会出现问题,政府储备是弥补缺口的主要来源。广西地方储备公布,截止到8月底已经抛储60万吨。经过本轮抛售后,地方储备手中的储备糖已经为市场所消化,可以认为“一只靴子已经落地”。目前,在下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已定的情况下,威胁糖价的供给面因素只剩下国储。但是按照目前的预计,如果下榨季的供需缺口达到200万吨左右,那么国储手中的250万吨储备就显得有些紧张了。
总之,白糖产销的季节性因素使得8—10月容易出现上涨行情。国内糖价与国外糖价具有同步性,但由于国家进出口配额制度限制和储备调控,波动性明显小于国外市场,国储主要是用来调控供需缺口。尽管白糖基本面是牛市格局,但由于担心巴西增加原糖生产,多头投机资金的获利平仓使目前国际原糖市场面临中期调整,国内白糖将保持区间振荡,主力期现价差处于合理位置。除非外盘企稳,国内白糖的上涨才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