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摩根大通:国内进口商品需求难持续

时间: 2009-06-23 11:34:43 来源: 证券时报  网友评论 0
在宏观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国内大宗商品进口量迭创新高。不过,摩根大通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巨量进口背后的动力是战略储备和套利买进,由于民间需求依然疲弱,原材料进口激增不可能持续。

摩根大通表示,近期中国以基建为主的财政刺激方案已为商品市场带来一定支持,房地产行业复苏也对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年前5个月 包括铁矿石、铜、铝在内的原材料进口剧增,甚至在较大程度上能实现自给自足的煤,进口量也创历史纪录。在这背后,战略储备和套利买进是主要推升动力。

其中,铁矿石进口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基础建设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影响。另一个推动因素是全球铁矿石现货价格及运费下降,高品级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更具吸引力。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进口飙升的原因是由于贸易商及小型钢铁企业的购买。

有色金属市场上,铜矿进口增加则是由于国家物资储备局(SRB)、地方政府及商家趁商品价格较低时进行战略性囤积。

能源方面,虽然国内整体需求下降,但战略性储备的增加将令原油进口持续上升。前4个月原油进口减少4.5%,但从4月份起,中国原油进口量开始明显增长,当月按年增长13.6%,5月份原油进口量达到1709万吨,创14个月新高。

摩根大通指出,中国以基建为主的财政刺激方案已为商品市场带来一定支持,但私营企业的需求仍然疲弱,尤其庞大的现有房屋存量,可能令房地产相关投资在短期内维持较低水平,因此当政府策略性采购结束后,原材料进口的强劲态势可能难以维持。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dulina)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