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私募基金清盘季:75只逼近“红线” 最低净值4毛1

时间: 2011-06-20 13:07:23 来源: 理财周报  网友评论 0
  • 到这一天,今年已有11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75只净值低于8毛;到这一天,一半“一对多”产品跌破面值,6只接近清盘线;到这一天,7只TOT逼近红线,最低净值4毛1。7只TOT逼近红线:平安信托重灾区,最低净值4毛1,罗伟广4只产品“很受伤”

  75只逼近红线私募清盘季

  理财周报记者 滕晓萌/文

  2011年6月17日,大盘跌破2661创年内新低。

  到这一天,今年已有11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75只净值低于8毛;到这一天,一半“一对多”产品跌破面值,6只接近清盘线;到这一天,7只TOT逼近红线,最低净值4毛1。

  清盘季,就像一次成人礼。

  2011年的中期策略报告,国泰君安在标题上用了三个大字:“底、底、底”。

  对于曾经生机勃勃的阳光私募、挂钩证券的信托产品、以及各家基金公司力推的“一对多”产品而言,这一底部进程,也许才刚刚开始。

  有很多位从公募奔私的大佬,正在度过从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光:业绩不济、无法提成、赎回压力大。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挂钩他们产品的TOT,以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一对多”上。

  这并不是这些号称面对高净值客户的产品,第一次遭遇业绩危机——同样的业绩线,我们在2008年见过,2010年上半年也见过。

  但不同的是,当时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责难,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熊市中能够比公募基金跌的少,已经难能可贵。

  2011年,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已经将仓位降至一成,整体而言,同样能够战胜公募基金。

  但是投资者耐心终于到达极限,业绩神话轰然破碎。

  这源于投资者的成熟度提高:投资者终于发现,无论出自私人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大户、银行渠道、合伙企业,私募产品都不是绝对高收益的代名词。高收益只是一种可能性,可能的高收益背后,伴随着同样可能的高风险。

  这也源于行业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没有历史业绩可考,或者历史业绩并不突出的管理人,进入私募领域。业绩不佳、不受投资者认可的管理人不断被自然淘汰,才是一个健康的资产管理行业的标志。

  与公募基金一样,他们同样受到银行和信托产品的冲击。对于厌恶风险的高净值客户们来说,如果眼前有年收益率固定在15%的房地产信托,就不会有人选择收益率不稳定的证券投资产品。

  他们都受到最初的规则所限:净值低于0.8元时要减仓,低于0.7元时可能清盘。他们当初欢天喜地进入这一行之前,并没有认真考虑过,除非市场单边上涨,否则很难在很低的仓位限制下,将自己的业绩从0.7元提升到1元。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他们与公募基金,实际上面临的是同一个市场。

  同样的投资标的、同样的管理人、同样的投资者。如果仅仅依靠仓位的灵活,他们也许可以跑赢大盘基金,却不可能跑赢证券投资行业。

  他们和投资者都曾经以为,这是一块新的应许之地。几年之后发现,即便穿上新鞋,仍然还是在原地转圈。

  所幸,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公司所做的努力,对冲模型、量化投资、更多样的投资标的……这些,相比管制严格的公募行业,更有可能成为下一轮资产管理行业突破的方向。

  也许很多年后,我们会想起这几年,无论是私募行业还是私募产品,都将自己的骄傲和荣光,寄托在相对于公募产品的比较优势上。

  就像几年前,公募基金们毫不掩饰,自己相对于银行定存和理财产品的优势。

  所有的潮水都会退去,投资者只有在受伤之后,才会趋于理性。

  最初的几年,永远是最黄金的回忆。2011年,让我们对其说再见。

    7只TOT逼近红线:平安信托重灾区,最低净值4毛1,罗伟广4只产品“很受伤”

  理财周报记者 刘梦 董华/文

  私募的信托席位紧缺,TOT产品为私募发新产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阳光私募本来就不是很“阳光”,信托产品的信息披露就显得更加隐蔽了。

  在记者统计的TOT产品中,有一只产品最为神秘——黄金组合1期2号。截至6月10日,黄金组合1期2号为0.4180元。

  记者了解到,这只产品很可能是平安信托经过原产品改造而来,自产自销的一款产品。

  黄金组合1期2号

  或是平安信托自产自销

  据平安信托客服查询数据显示,黄金组合1期2号成立于2007年12月28日,首发时产品的净值是1元,到2008年年底,净值一度跌至0.3363元,2009年底为0.4464元,2010年底为0.4290元。截至2011年6月10日,累计净值低至0.4180元。

  “一般私募产品的净值若低于7毛钱,则已经达到清仓线,预警线在8毛5上下的也有。”淡水泉产品风控部负责人刘忠海向记者表示,“净值低至4毛钱,这种情况很少见。”

  平安信托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平安证券只是和黄金组合1期2号有合作关系。目前黄金组合系列产品的信托经理都是田颖秋,但投资顾问一栏空白。

  “我认为1期2号的组合其实就是星石和淡水泉,还有朱雀的组合,从去年2月到现在的收益来看,如果是这三个产品的组合,收益率是吻合的,现在收益率也就是3%左右。因此投资顾问是由多家私募组成,所以投资顾问这栏显示为平安信托。”壹私募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据平安信托客服向记者介绍说,黄金组合1期2号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为,一级市场、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和交易所债务市场、一级市场申购、受托管的信托产品、银行存款等。

  “这个很有可能是由平安信托之前的产品改造过来的。”一位分析私募产品多年的研究者向记者解释,之前平安信托曾有一款产品叫“瑞智1期”,黄金组合1期2号很可能是由这个产品改造过来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瑞智1期在今年初的单位净值为40.23元,与黄金优选1期2号非常接近。

  另外,瑞智1期与黄金组合1期2号的成立日期是同一天,均为2007年12月28日。

  罗伟广4只产品“很受伤”

  壹私募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92只在售的TOT产品中,82只来自平安信托。这92只产品中,33只净值低于0.9元,7只净值低于0.8元。

  净值最低的TOT产品,除了上述的黄金组合1期2号以外,还有黄金优选2期7-10号、黄金优选5期6号等。

  净值倒数后八位榜单中,黄金优选2期7-10号产品占了四个位置。

  截至2011年6月10日,黄金优选2期10号的累计净值为0.7002元,绝对收益率为-29.98%,9号产品净值0.7054元,8号产品净值0.7366元,7号产品0.7271元。

  黄金优选2期7-10号均为非结构化产品,分别成立于2010年9月、11月,基金经理是新价值的罗伟广。

  据业内人士称,罗伟广可能是高点进去的,目前市场环境又这么恶劣,业绩不好也是正常的。

  产品净值在0.8元以下的还有尚雅等知名阳光私募。

  截至2011年6月10日,黄金优选5期6号的累计净值为0.8001元。该TOT产品成立于2010年12月28日,基金经理是尚雅的石波。

  “我们主要看准的是新能源、低碳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规模小一点,供求关系的影响也明显一些。”尚雅的总经理石波告诉记者,“中小企业受大盘震荡的影响大一些,造成业绩出现波动。”

  “我们看的都是新兴企业3-5年的长期回报。”石波说,“这轮中小板创业板深幅回调之后,已经出现了一些很好的投资机会。”目前尚雅加大了调研的力度,主要搜寻一些长期持续高增长的新兴企业。

  最后石波表示,目前短期净值影响并不大,投资者相对而言也比较理性,公司会坚持长线原则,对整体策略不作过多调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滕晓萌 (责任编辑:赵静)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