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汇率濒临警界线,港币拉响“保卫战”

时间: 2016-01-21 11:52:00 来源: 贸易金融  网友评论 0
  • 贸易金融原创


    港元对美元再次下挫,一度跌至7.8228,创2007年来新低,且距离2008年金融风暴的高点7.83近在咫尺。

来源:贸易金融原创


港元对美元再次下挫,一度跌至7.8228,创2007年来新低,且距离2008年金融风暴的高点7.83近在咫尺。


为什么会贬值?


专业人士分析,港币贬值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香港短期利率与美国短期利率背离;二是香港房地产和股市近期表现疲软,美联储加息压力加大;三是人民币资产回报率显著降低;四是港币跟随美元被动升值幅度过大。“加上前期人民币波动,流入香港的资金需要流出,加剧了港币贬值。不远了的跌跌不休,引发对延续32年之久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质疑。


联系汇率受威胁?


香港在1983年开始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主要意义是降低交易成本,该制度是香港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港元兑美元的兑换汇率为7.80港元兑1美元。香港金管局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水平时,从持牌银行买入美元;当触及7.85港元的弱方保证时,则会卖出美元,从而让强弱双向的兑换保证能以联系汇率7.80港元为中心点对称地运作。


联系汇率制度的成功依赖香港庞大的外汇储备。虽然该制度优点明显,在实际中起到了稳定货币,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作用,但是同时市场也认为该制度存在缺点:


1、在金融危机爆发时联系汇率制非常脆弱;


2、中央银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


3、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损失本币发行、本币需求增长和本币存量利息这三项铸币税收入。

此外,联系汇率制度最大的缺点在于完全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即货币政策与该国或地区的基本面完全脱钩。1998年以来,美联储调息48次,每一次调息后香港均立刻跟随调息,香港货币政策完全没有独立性。


2015年12月,美联储重启加息周期。贬值压力席卷全球非美货币。联系汇率制度再度承压。


专业人士认为,就目前而言,香港要保持贸易和金融的国际地位,联系汇率制度仍然是最佳选择。这也就是为何香港当局反复表态,“没有必要和意愿改变目前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货币稳定的基石,不打算改变”。


IMF发布的评估报告再次肯定该组织在去年12月就香港经济及金融状况发出的初步总结,亦重申继续支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港府保住汇率的手段


香港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完全盯住美元,美元兑港币波动区间为7.75-7.85。把港币汇率维持在该区间内,是香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事关港府信用。


当港币接近或跌破7.85的弱方保证汇率时,香港当局需要抛售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估计,近年来合共有大约13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了香港,等到这些资金流走且港汇转弱到7.85兑1美元时,香港金管局就会入市沽美元、买港元,并使港元利率升到接近于美联储利率。


延伸阅读

1998年,“港币保卫战”惊心动魄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人不由得联想到1997年的那场大危机。1997年7月,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各国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形成一场震惊亚洲,波及欧美的金融危机。1998年,刚刚回归一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国际炒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


1997年7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原因是金融投机。而最主要的金融投机分子,是在金融界有“鳄鱼”之称的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早年曾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他移居美国。他领导着各种各样的投资公司,其中量子基金会是最著名的一家,他的财产达120亿美元之巨,对世界货币市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索罗斯在这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和其他一些金融投机商一起先注入大量游资,然后突然撤走,使泰铢贬值,促成了危机的爆发。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香港市场,造成香港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下泻1000多点,大获而归。炒家们狂妄地将香港戏称为他们的“超级提款机”。


1998年8月初,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索罗斯联同其他“金融大鳄”三度冲击在香港奉行的联系汇率制。


在国际炒家的猛烈冲击下,恒生指数在8月中旬跌至6600点,一年之间总市值蒸发了近2万亿港元!


金融危机导致股市暴跌,香港楼市也一路下跌,令不少业主变成“负翁”,炒楼失败破产,甚至有人跳楼自杀。一位投资者1997年以400万港元买了套房子,2001年把房子卖掉后,仍然欠银行100多万港元贷款和利息。


据粗略统计,亚洲金融危机中,港人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平均每个(房产)业主损失267万港元。负资产人数达到17万人。香港经济开始出现通货紧缩,不少公司或倒闭或裁员,令香港失业率上升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香港经济笼罩在一片愁云下。


虽然香港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金融大鳄们的嚣张气焰在香港却遭到顽强的抗击。当时执掌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大权的曾荫权决定动用港币入市与国际炒家搏杀。


这段经历,无疑是曾荫权最难忘的。他在决定入市打“大鳄”之前,曾“夜晚静静地哭过两三次”。他说,当时他连续多个晚上失眠,睡着了也会作恶梦,有时坐在床边,想着想着就流下眼泪。因为这一决定不仅与他不干预市场的理念不符,他也十分担心一不小心输掉香港人的钱,就算自己“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曾荫权回忆说,亚洲金融风暴之初,他离港到土耳其“避风头”。谁知回来后情况更差,香港外汇储备已损失了80亿美元。如不采取行动,恒生指数很快直线暴跌到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居于历史最高位,香港很可能在5天内“断气”。他于是决定“起来和他们斗一场!”


他与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研究过,都认为香港的根基很好,没理由回归才一年便“玩完”,随即向特首董建华提出入市决定。


曾荫权透露,董建华只花了半个钟头就拍板。“当时‘老板’(指董建华)问我,这一决定是否在我权力之内?我回答道:‘是,我来承担!’”曾荫权明白,如果入市失败,他会卸官,来承担责任。


也怪不得曾荫权心情复杂。入市之后,他常受外界责骂,但后来到了美国,却被传媒冠以“民族英雄”的美誉。曾荫权感叹地说:“这真是胜王败寇!”


1998年8月初,炒家们对香港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狙击。5日,炒家们一天内抛售了200多亿元港币。香港金管局运用政府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令炒家们大失所望。


6日,炒家又抛售港币200多亿元,金管局再出新招,不仅如数吸纳,还将美元购进的港币存放回银行体系内,使银行银根宽松,维持稳定同业拆息率。


7日,港元阻击战与保卫战进入第3天。国际炒家继续抛售,金管局照例买进,港股维持在7000点以上大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当天表示:“我们绝对有能力和决心维持联系汇率,我们一定做得到。”


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在曾荫权的指挥下,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同日,索罗斯控制的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索罗斯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索罗斯在此次香港一役,就损失了8亿美元。


在香港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惟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