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7月外贸顺差创18个月新高 人民币汇率或再承压

时间: 2010-08-11 09:22:37 来源: 南方网  网友评论 0
  • 8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7月贸易顺差达到287亿美元,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一般贸易的进口变化被认为是反映了铁矿砂、原油这类大宗商品的贸易状况,而加工贸易进口的变化被认为是未来数月出口变化的重要风向标。

  8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7月贸易顺差达到287亿美元,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

  接受记者采访的数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加大,使得进口增速超预期放缓。

  另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的拖累,尚未在本月贸易数据中得到呈现,钢材、有色金属等产品的“抢关出口”还在延续,7月的出口依旧维持账面上的繁荣。

  大额顺差屡现之下,商务部此前表示将全年顺差规模控制在1000亿美元左右的目标恐难实现。而贸易不平衡引发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或将再度被摆上桌面。

  “抢关出口”

  海关总署8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出口145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1%;进口1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22.7%。

  接近40%的出口增幅显示,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仍未呈现。此前,在危机爆发后的5月和6月,中国出口还维持着超过40%的大幅增长。

  记者了解到,7月的出口高增长,与部分出口商希望赶在出口退税调整之前“抢关出口”有关。此前,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自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六大类“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

  钢材等产品的“抢关出口”高潮一直持续到7月15日,彼时,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执行。7月,中国出口钢材455万吨,比6月减少了107万吨,但出口量仍数倍于去年同期。

  沙钢集团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该集团7月的钢材产品出口已经比6月下降了30%左右,但是在出口退税政策生效前的7月上半月,公司还是维持了相当数量的出口。但他预计,集团8月的钢材出口环比将下降5成左右。

  “抢关出口”的,不仅仅是出口退税新政涉及到的“两高一资”产品。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介绍,1-7月纺织服装出口23%左右的同比增速,与欧美市场终端需求的缓慢复苏、危机后进口商补库存相关;此外,由于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少出口商都在尽量缩减出口周期,以尽快完成出口。

  五矿进出口商会前副会长周世俭告诉记者,7月出口量“冲高”应是强弩之末,预计出口增速在接下来几个月中会快速回落,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在三季度后期或四季度末呈现。

  中国出口最重要市场之一的美国,整体需求也不容乐观。美国二季度的GDP环比增长仅为2.4%,7月的失业率仍然逼近10%。

  周世俭刚刚结束在美国的考察行程,其表示,美国经济的整体恢复、失业率的好转,预计要到2015年前后,这一背景下,美国进口商们的采购活动会趋于谨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亦警示出口大幅放缓的风险。他说,除了外需存在变数之外,人民币升值进程的重新启动,亦将形成叠加合力打压出口。其估计,年底的出口增幅也许仅有10%左右。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南方网 作者: (责任编辑:红星闪闪)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