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美元 升值还是贬值?

时间: 2010-03-15 13:57:55 来源: 《中国报道》  网友评论 0
  •    进入2010年以来,所谓的美元“升值”忽然间又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因为自2009年12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个劲儿在“爬坡”:2009年 12月初,美元指数还在74左右,而仅仅过了2个多月,到2010年2月19日,美元指数已经达到81.34,涨幅高达9.7%。
     扑朔迷离的“美元指数”

进入2010年以来,所谓的美元“升值”忽然间又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因为自2009年12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个劲儿在“爬坡”:2009年12月初,美元指数还在74左右,而仅仅过了2个多月,到2010年2月19日,美元指数已经达到81.34,涨幅高达9.7%。

实际上,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哥”,美元从1999年以来的变化,完全可以让人瞠目结舌。从1999欧元创立到2002年正式取代欧元区各主权货币的那几年,美元可是怎一个“牛”字了得?欧元自创立之初,就规定了与欧元和美元按照1:1的比例兑换,结果一年之内,就变成了1:0.85左右,美元指数在2001年7月甚至高达120以上。

在2008年初还疲软得一塌糊涂的美元,自当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下子成了全世界资本的避风港,到2009年3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长盖特纳通过开动印钞机救市时,美元指数已经接近90。

随后,伯南克把美元基准利率降低到史无前例的0-0.25%,而前后两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盖特纳则对准美国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大撒美元,美元指数便再度从接近90一路滑坡到2009年底的74左右。

要知道,美元是最重要国际储备货币,也是所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美元走势的变化与股市和商品价格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直受到市场的重点关注。随着美元指数下滑,2009年4月份以来热火朝天的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为什么在2009年底出现回调,也就不言自明。

其实,所谓的美元升值或者贬值,原因并不复杂。2006年去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如此下结论:“归根结底,通货膨胀不过是由印刷机带来的现象!”

姑且不论欧元区债务问题,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美元纸币的贵重和轻贱(也就是升值或者贬值),其决定性因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元的货币发行数量。而在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增量数据对于国际汇率市场具有最大的影响。因为显然,整个国际市场上原有货币量大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只有增加的货币量才最容易流窜到外汇市场上去投机,从而导致汇率波动。

根据美联储提供的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3)增长率自2008年初以来陡然下降的变化情况,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元指数的陡然走强相互呼应。而这与中国2009年货币供应量相比2008年猛增27.6%之后,房价以及股市马上就产生一个爆发性的价格增长,基本上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要想知道接下来几个月之内,美元到底是要升值还是要贬值,恐怕只有可以控制美元数量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才能知道。

战后66年:且看美元“升值史”

二战结束前后,携巨大国力和财力,美国主导当时的44个主要国家,建立了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这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你持有1个美元,其价格就是1/35盎司黄金。可惜看起来很理想、很美好的一个货币体系,常常也是脆弱的。 1971年8月15日,华盛顿阳光明媚,但就在这一天,面对全世界人民,美国总统尼克松单方面宣布美国不再执行布雷顿森林系统规则,并且关闭财政部35美元/盎司的黄金兑换窗口。

美国总统这样不讲信誉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纸币发多了。为了打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了在全球建立军事基地和苏联搞冷战,美国大搞赤字财政,没有那么多黄金,结果却凭空印刷了那么多美元。

根据有关资料,1971年8月份,美国持有的短期外债是600亿美元,而当时美国的所有黄金储备如果按照35美元/盎司的价格计算,价值只有 97亿美元。

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几个月之后,1972年2月,伦敦自由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就上涨到了75美元/盎司,而国际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油,其离岸价格则在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前后,从2.22美元/桶迅速上涨到2.89美元/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的1946年,它的价格本来是1.05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彻底切断了纸币与实物商品的联系,全世界的纸币系统就像失去了定海神针,从此以后,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形势”,随意决定发行多少纸币,所谓的美元“升值”和“贬值”开始愈演愈烈。

随后的1972年到1980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就像中国近几年的房价一样惊心动魄。采用黄金价格的全年平均数值来衡量1美元的价值变化,1972年为1/58盎司,1978年是1/193盎司,到1980年1月,更是像坐上火箭般达到850美元/盎司价位。

如果用原油价格来衡量这一阶段的美元价值,那美元同样一路狂贬:一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难以接受美元的快速贬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被美国支持以色列惹怒的阿拉伯产油国提升原油价格,1974年1月达到11.65美元/桶。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剧变,接着又爆发了两伊战争,油价再度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到了21世纪,众多解密资料表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及美国的几个大银行和石油公司,在制造和深化1973年~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推动石油急速涨价方面“居功至伟”。甚至,每桶石油价格上涨至原来的4倍水平,都是由1973年5月11日至13日在瑞典召开的贝尔德伯格会议上,英美精英人物早就谋划好了的。

黄金和石油价格的暴涨,意味着美元的快速贬值,作为实质上的世界货币,美元的快速贬值把整个世界都给搞晕菜。而这一阶段美元相对于大宗商品剧烈贬值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美国的金融精英们需要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的猛烈上涨来吸收已经超量印刷的美元,但民众收入却没有随之大幅度增加,所以出现滞涨经济。

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此间面对大宗商品急速贬值的美元,在汇率上兑其他所有国家货币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以及所有发展中国家货币(如印度卢比等),却都在不断升值!

一边惨烈贬值,同时又剧烈升值,只因为早在1945年,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王室与美国政府之间“石油换安全”的基本关系模式就已经确立,在这种模式之下,石油只能以美元计价,美国则以世界第一强国的角色保障沙特王室的统治和领土安全。石油价格暴涨,就意味着美元需求量会大增。为了得到美元,石油进口国只能使自己的货币贬值,使得自己辛苦产出的产品相对于美元廉价,以此换来宝贵的美元,再去交换各国急需的石油。

在1973年~1974年油价暴涨4倍的过程中,那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以及其他所有的非洲和拉美国家,在石油涨价的冲击下,即使原来有外贸盈余,也变成了严重负债。到1974年,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赤字正好变成1973年的4倍。

自此,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从此都被美元套上了债务的枷锁。

欧洲盟友们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不得不忍受滞胀结果的同时,二战结束以后辛苦劳动20多年挣下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通过中东石油这个中转站,流入了美国的少数几个大银行。

眼见美元相对于石油已经贬值到底,美元开始供不应求,从1980年到1981年,被誉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天生的领袖”的美联储当值主席保罗·沃尔克(就是奥巴马任命的美国白宫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声称要“打断通胀的脊梁”,把美元拆借利息提高到20%,基本利率更高达21.5%,国债利率冲上17.3%。

如果和当前美元的基本利率0-0.25%相比,如上数字不啻一个神话传说。如此“杀手锏”使出来,商品市场果然迅速降温。1982年,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所有行业投资急剧减少,消费陷入冰点,当时的汽车销售量甚至创出20年的新低。与此同时,全世界所谓的“美元热钱”都开始大批回到美联储手中,美元供应量急剧减少,美元开始快速升值走强。

黄金、石油价格都随之开始暴跌。从此后美国20年经济繁荣的效果上看,沃尔克凭此番“休克”疗法治理美元贬值,可以说是相当地成功。

当然,沃尔克的成功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尤其亚非拉那些借有外债的国家,由于美元和英镑利息暴涨,全部都陷入到无底洞一般的债务深渊,不得不通过贱价出卖国家的战略资源来进行还债。

接下来的整个1990年代,正如强盗不再抢劫改行做了绅士一样,大肆洗劫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财富之后,美国经济乘上了平稳发展的列车,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借用《格林童话》中一个小女孩在3只熊家吃饭所感受到的气氛来说——“既不太冷,又不过热,一切只是刚刚好”,因此这一阶段也誉为“金发女孩经济”(Goldilocks Economy)时期。

从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和2001年反恐战争开始,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又再度祭起大规模财政赤字的法宝,通过滥发美元来刺激濒临衰退的经济,再加上“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外贸赤字政策,美元由此再度走上了漫漫熊市。

尤其是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美元开始加速贬值,原油和黄金价格急剧上扬,2008年黄金价格迅速超过历史高点,创下1038 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而原油也在2008年7月份,创下147美元/桶这样不可思议的高价。

接下来便是2008年9月的本轮金融危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到达低点之后,黄金价格再度暴涨到1200美元/盎司,而石油价格更是剧烈上涨至80美元/桶左右,从价格低点到目前,上涨幅度分别达到了诡异的71%和135%。

从1971年8月15日到2010年2月22日,按照上文所说的计算美元贬值的方法,若采用黄金价格计算,美元的贬值幅度是96.8%,若采用石油价格计算,是96.4%。如果计算通货膨胀,假定1971年的物价水平为100,那么现在的物价水平应该是2659(石油)~3394(黄金)之间。也就是说,在近40年的时间里,美元计价体系下商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30倍左右。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 (责任编辑:张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