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人民币“跌停”真相

时间: 2011-12-12 10:48: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 已经是第八个交易日了截至12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连续八个交易日在盘中触及交易区间下限,市场所谓“跌停”。这还是 2005年启动汇改以来的首次。而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仅在当年12月连续四天触及“跌停”。



  汇改时间窗?

  在央行和市场的这场“博弈”中,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市场则以大量美元买盘欣然接受人民币“跌停价”,双方一时难分高下,而在国际市场动荡不安、国内经济前景偏于黯淡的背景下,多数市场和分析人士预计,这一对峙景象短期难有改观。

  “现在境内外汇率是相互影响的,主要还是要看境外市场,欧债危机不确定性仍然很大,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情绪仍然会起伏较大,因此人民币汇率也会持续波动。现在这种形势下,大家对美元偏好明显,人民币再出现跌停也正常。”崔历称。

  她表示,人民币不再像以前一样单向升值而是越来越双向浮动,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就变成弱货币。“2008年新兴市场货币也曾经大幅贬值,但都是对外负债很高的国家的货币贬值。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不存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基础。另外,从利差来说,国内的利率仍然较高,也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支撑。”

  不过,她也指出,由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贸易顺差等因素已经减弱,以及通胀高企带来的人民币实际升值幅度高于名义升值幅度,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的压力已经下降。因此,她建议,中国应当趁着现在汇率双向浮动加强而放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区间。

  “以前在汇率低估时,可能害怕放宽会影响热钱走向,但现在汇率低估已经大有改善,热钱流入的动力也下降,正是加大汇率弹性的好时机。增强汇率弹性能让境内外价差变小,减少套利活动,也可以让国内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独立。”崔历表示。

  她的这一观点亦为众多有识之士所认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期撰文表示,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弱,短期还出现贬值趋势。但是,只要中国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只要中国还未建立起由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国际社会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就不会消失。“应该把出现汇率的双向波动看作是加速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机会。”他呼吁。

  他提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利用当前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的机会,确立一套明确的、贯彻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的人民币汇率浮动规则。

  “具体而言,人民币汇率浮动规则中应该考虑三个中间目标:经常项目余额/GDP占比目标,以此反映促进外部平衡目标;外汇占款目标,以此反映促进内部平衡目标;有效汇率目标,以此反映稳定出口竞争力和进口成本的目标。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浮动过程中,可以对上述三个中间目标加权形成一个综合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套货币当局管理外汇市场的明确规则。”余永定表示。

  他认为另外一个更为激进但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央行利用某一个适当的时机宣布停止干预外汇市场,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汇率自由浮动将一劳永逸地拔掉中美关系中的一根刺。

  “在目前情况下,中央银行停止干预外汇市场,人民币可能停止升值,甚至贬值。根据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的状态不大可能维持很长时间。同时,从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来看,即便升值,升值幅度有限,应该是中国所完全能够承受的。”余永定称。

  他认为,如果有什么问题,可能出在资本项目。“例如,如果热钱突然加速流入,升值就可能出现超调。为了防止出现超调,中国必须管好资本项目,御热钱于国门之外。以目前形势来看,国际资本可能还无暇顾及中国。因而当前是我们调整汇率政策的难得机会窗口。”

  他还指出,当前外汇市场出现的异动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无关系。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旗帜下,实际所推行的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国内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尚未实现的情况下,资本项目的渐进式自由化为国际投资的套利和套汇提供了巨大利润空间,而中国则将因此遭受巨大福利损失。因此,他建议暂时停止出台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政策。

  他的这一看法亦得到市场人士的印证。“原来境外人民币价格更高,央行是希望借此鼓励人民币走出去,但在境外人民币变得比境内便宜以后,出现了流入的人民币比流出的还多的情况,因为人民币FDI放开后,企业完全可以在境外拿美元换了人民币再汇入境内投资。这样一来,流出的是贸易项下的小额资金,流入的则是资本项下的大额资金。这种情况与人民币先走出去的初衷似乎相违背,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也需要新思路。”上述外资行交易员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兰香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