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外汇储备“成长的烦恼”:财富变负担

时间: 2011-06-02 11:04:3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网友评论 0
  • 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等需要,一国政府需要持有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可以用来对外支付的资产,它们共同构成一国的国际储备总和。在鲁政委看来,热钱流入从而带来外汇储备增长过多的根源则在于僵化的汇率制度。

  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等需要,一国政府需要持有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可以用来对外支付的资产,它们共同构成一国的国际储备总和。其中的外汇部分,就是外汇储备,它是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对外债权。

  现在我国央行的账户上躺着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世界上

  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与第二位的日本相比超出近2万亿美元,已遥遥领先。

  想想看,如果你的银行账户上有大量的美元存款,你一定会觉得底气十足。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外汇储备超出了国家所需要的合理规模,它就从原来的财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

  主动积累外汇

  考察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一段快速增长的时期,到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从90年代初的仅100多亿美元,增加到了1000亿美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一增速放缓。但到了本世纪初,外储的增长再度明显加快,从2002年开始月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30%~50%。

  随着基数的不断扩大,这样的增幅令外储的积累更加迅速。

  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并在次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储第一大国。32个月之后,即2009年4月我国外储再超2万亿美元,23个月之后,突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2006年底以来外汇储备年均增量达到了5000亿美元。

  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积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认为,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不能说是哪个因素单独起作用。这些因素既有前期政策的因素、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原因,也有商务部和出口企业不断努力的原因等。

  外汇储备的积累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初选择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出现过外汇严重短缺不够用的情况,我们没有钱去进口,后来国家制定了促进出口获得外汇的政策,”赵锡军教授说,“正好这个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慢慢合拍,包括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另外也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加入WTO的努力相吻合。”

  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下,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刺激出口,同时限制进口,力图保持经常项目的顺差,然后再利用强制结售汇制度将这些外汇收回政府手中。此外,政府还积极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旨在引入资金的同时引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依靠劳动工资的低成本优势,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加工方式来换取外汇大幅度增长,这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一个现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王晋斌教授说。

  在出口导向型战略中,政府采用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可以说为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将超过规定限额的外汇到商业银行进行结汇,而商业银行也不得持有超出限额的外汇头寸,超出部分需到银行间市场进行平盘,而央行则将银行抛出的外汇全部买入,来逐步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

  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教授将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称为“出口导向型创汇经济”,这种创汇经济的成功导致1991年以来以“双顺差”为特征的国际收支格局形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郭茹 曲飞帆 (责任编辑:于跃)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