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年中国外汇管理政策
时间: 2010-03-27 22:56:12 来源: 中国贸易金融网
网友评论 条
- 盘点2009年的中国外汇政策可以看出,监管层主要是从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支持企业“走出去”等观点出发,对中国外汇管理进行了改革。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2009-10-10 文号:〔2009〕第 1号
政策操作要点:
一、将单家QFII机构的额度上限由8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
二、允许QFII机构开立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资金账户;
三、将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开放式中国基金等进行中长期投资的本金锁定期缩短至3个月;
四、明确开放式中国基金管理原则,并在账户开立、锁定期管理、资金汇兑、申购赎回等环节给予了便利。
点评:该政策同上述《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境外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起,为2009年外管局开放境外证券投资的重要举措,这两项措施有效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开放,引导资金有序、双向流动,对我国逐步放松资本项目管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09-09-17 文号:银发【2009】284号
政策操作要点:
一.积极发展符合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对服务外包企业现金流和资金流程的监控。开发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等基于产业链的融资创新产品。研究推动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
二、完善创新适应服务外包企业需求特点的保险产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降低短期险费率,对国别风险较小的国家降低中长期险费率,切实提高出口信用保险对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出口的覆盖率。
三、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服务外包企业。为鼓励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该意见还明确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外汇收支审核手续。
四、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汇率风险。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时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积极培育外汇市场,在现有外汇远期、掉期等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的发展。
点评:当前,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还是需要走产品化道路,将金融政策转变成具体的、适用的金融产品,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金融支持的效果。金融政策需要通过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寻找支持的对接点,才能有所作为。与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还需要一个银企双方逐渐适应磨合的过程。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调研,具体分析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风险管理原则,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方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