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德意志银行:研究与发展——3%的目标是不够的

时间: 2014-04-23 17:42:33 来源: 智通财经网  网友评论 0
  • 作为一个研究区位,德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回到2000年,德国研发支出占比GDP(也被称作“研究强度”)2.5%已经超出了欧洲的平均水平。德国作为研究区位的弱势之一是研发支出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

\

  作为一个研究区位,德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12年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可能只是稍微偏离欧盟设定的3%的目标。尽管这种趋势积极,德国需要需要进一步努力维持其竞争性地位。

  回到2000年,德国研发支出占比GDP(也被称作“研究强度”)2.5%已经超出了欧洲的平均水平。然而,在后续几年,或多或少有些停滞。一直没有明显的增加,直到2008年,当年公共行业与大学明显地提高了他们的研发预算。根据欧盟统计局信息,德国的研究强度在2011年达到2.89%。

  在欧洲范围进行比较,德国维持了高排名。2011年只有丹麦(2.98%)、芬兰(3.8%)和瑞典(3.39%)的研究强度较高。欧盟平均水平仅高于2%,所以仍然低于目标一个百分点。德国也超出了美国(2.67%)。

  尽管最近趋势积极,德国并不能放松努力。两大经济体——日本与韩国——仍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2010年——更近的数据尚未提供——他们研发支出分别为GDP的3.25%和3.74%。同时,研究能力也逐渐建立起来,特别是新兴市场,如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尽管起点较低。这种追赶过程由中国主导,中国在绝对数量上已经是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研究区位,虽然进行国际比较有些困难,因为数据统计存在差异,比如专利数量与质量方面。如果高工资水平的德国想要维持,或者甚至提高其在国际竞争者中的技术重量级地位,那么它不仅需要继续提高研发支出,还要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毕竟,研究强度只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众多指标之一。因此,德国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可能是有帮助的。

  德国确实从企业部门积极参与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研发融资中获益。2011年企业在大学贡献了总研发支出的14%,其他研究机构为9%。相对比,经合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分别不到6%和4%。尽管融资关系密切,根据德国科学促进者协会,企业与大学和其他创新领域研究机构合作的份额低于整体欧盟。因此,需要落实好合适的条件以确保企业能更高程度地利用这些科学机构积累的特定知识。一个例子就是更好地协调学术与企业研究的奖励机制。毕竟,更多的深度合作将会以知识溢出的形式使企业受益。

  德国作为研究区位的弱势之一是研发支出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最大份额流向制造业,而制造业的研究强度转而仅由几个行业决定。传统上,汽车行业受到强烈关注。2011年,占据企业内部研发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分别占比12.8%和9.6%的电子与机械工程是其他的研究密集产业,还有制药业(8%)。整体来说,德国企业倾向集中于高价值技术研发,高价值技术的研发支出占比营业额全年平均在3%和9%之间——根据德国研安与创新专家委员会给出的定义。

  在尖端技术行业,情况是完全不同的,9%以上的营业额会用于研发。在这个方面,德国经济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计算,2011年仅2.5%的总增值可归因于尖端技术。日本(3.3%)和韩国(7.3%)的份额高出很多,这两国在高价值技术行业也很有优势。德国经济的结构是该国研发区位吸引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德国尖端较弱,高价值技术较强。国内与国外的企业都越来越多地将他们的尖端研发活动迁移到国外。同时,德国的新研究能力正在创建,大多数是在汽车行业。

  这种专业化非常有意义,它使得德国企业能够集中他们的优势,利用将他们与国际竞争者区别开来的比较优势。然而,尖端产品与服务,如被视为关键技术的信息与沟通技术,对潜在增长有特殊和跨部门的意义。随着国内研发活动疲弱,尖端部门增长较小,这些技术为整体德国经济建立的积极势头将会受影响。

  为了促进高科技行业(如生特、制药或通信技术)的研究,新创业公司的条件应该得到改善。这包括创业公司更容易通过风投获得初步融资。在其联合协议中,德国政府明确宣布打算使德国成为国际风险投资更有吸引力的区位。另一个关键因素可能是研发税收鼓励,这在很多经合组织国家已经实行。另外,来自企业与科学社区的一流国外尖端产业公司与德国合作伙伴之间需要建立网络以促进国内行业的知识扩散。

  尽管这些措施是为了满足德国作为研究区位的需求,我们不能忽视创立强大欧洲研究区域的目标。德国企业部门不会有兴趣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抑制欧盟经济势头与中期增长潜力。相反,应该谨记的是欧盟不能在尖端部门落后于美国与亚洲。然而,这意味着危机重重的国家的研发经验得到维持与推进。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智通财经网 作者: (责任编辑:lixuezhen)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