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研究&案例 >> 评论 >> 列表

叶檀:金融改革离市场化有多远

时间: 2013-08-21 09:16:48 来源: 金融时报  网友评论 0
  • 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金融巨无霸,其发展轨迹与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一方面为坏账缠身的大型银行解困,一方面尽量减少坏账损失。

  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金融巨无霸,其发展轨迹与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商谈在明年上市之前出售部分股权,有市场人士已经在期待华融的竞争对手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一方面为坏账缠身的大型银行解困,一方面尽量减少坏账损失。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初兴之时按照美国方式,试图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发展至今,走的是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绝对不能倒的路径。中国模式的金融改革仍在行政主导的原地打转,离市场化的距离依旧遥远。

  美国处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储贷机构危机的方法,是成立重组信托公司(简称RTC)对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RTC运作从1989年到1994年,回收坏账、独立核算、最终清盘,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成功典范。

  上述做法成为中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模板。2000年11月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按照第六章“公司的终止与清算”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终止时,由财政部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执行。可见,当初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与美国相同,接收不良资产后进行处置,处置完毕公司解散,由财政部清算,最终亏损由财政部报国务院后以财政收入等办法了结。

  但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方式怪异无比,最终连一丝市场气息都闻不到。

  首先表现在坏账长期挂账。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吸收的不良债务以原面值计,约为1.4万亿元,约占四大银行资产总额的15%,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仅为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其他资金来源为央行的再贷款和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金融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央行获得再贷款6041亿元,另外8110亿元来自对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相当于银行划出坏账,又以债券方式买进。一转手,银行坏账转移,账面上又多出了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这出左手倒右手的资金游戏,让银行得以轻装上阵,解决了银行的燃眉之急。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