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在各国谈判角逐和利益博弈中落下帷幕,以一个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暂告段落。但是,人散曲未终,围绕发展空间和发展权的谈判仍将继续。在 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碳关税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排放成本、施加减排压力的重要武器。连续15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的机电产品,是碳 关税剑指的高耗能产品,将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及早研究应对碳关税的全方位措施,走低碳发展道路,有利于化挑战为机遇,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实现 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碳关税措施剑拔弩张,面对未来的严峻挑战,我国要及早研究应对策略,化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练好“外功”和“内 功”,推动机电产品出口稳健发展。
对外:积极开展环境外交
坚决驳斥碳关税的合规性,反对以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主动 出击,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碳排放标准讨论和谈判,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占据道德制高点。旗帜鲜明地宣传我国在 气候变化与贸易问题上的主张,强调“内涵能源出口”和“转移排放”,揭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较高碳排放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共同但与区别”的责任,缓解贸易摩擦,为企业生存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争取外部有利条件,为国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 结构争取时间和空间。
对内: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要切实认识到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 创建清洁能源结构。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核心,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取向,也是我国 机电产品出口向绿色外贸体系转型的长期目标。因此,应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力促机电产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 理顺国内能源定价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碳税路线图,利用WTO“禁止双重征税”原则,将征税主动权掌握在我方。通过征收碳税,增加污染性 燃料的使用成本,促使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减少能耗。同时,保持碳税政策“中性”原则,总体上有增有减,出台配套的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节 能减排,尤其对影响贸易大局的机电产业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
(作者单位: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