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

时间: 2010-09-06 21:02:37 来源: 中国贸易金融网  网友评论 0
  • 这不仅在于美国参议院未必能通过《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更重要的是美国真正要推进战略性新产业将遭到重重阻力:尽管如此,后危机时代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不仅存在,而且机遇大于挑战:

  (一)内生机制:世界经济结构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其市场行为深深植根于世界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即发达国家的经济日益服务化、虚拟化;日益成为服务产品,特别是金融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供给者、并日益依赖进口物质产品来满足消费;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从事制造生产和资源供给,从而吸引和驱动商品、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

  进入21世纪,美国的服务性行业占GDP比重超过了70%。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掌握了信息关键技术的西方跨国公司成为引领全球化生产经营的主导力量,通过对全球生产价值链条的有效管理,美国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规模和流向。虽然随着生产经营环节的对外转移,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产业空洞化”现象,但在企业层次上看,原先以生产环节为核心的母公司变成了控制整个供应链的、以提供“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生产服务型企业。正是这种企业微观层面的变化,加速了世界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流动。

  根据2009年12月22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最新调整数据,2008年第1至第4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增长率分别为-0.7%、1.5%、-2.7%、-5.4%。2009年第1至第3季度实际GDP年增长率分别为-6.4%、-0.7%、2.2%。2008年美国实际GDP增长1.1%,其中私人服务生产部门增长1.6%,私人货物生产部门下降3.0%。2008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7%;这使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4%下降为2008年的13.5%;而服务业占比反而从80.92%上升为81.62%。这说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各产业都受影响,但服务业比重占支配地位的经济结构却没有改变。欧洲服务业的比重在2000-2008年间逐年上升为74.5%、75.1%、75.9%、76.6%、76.5%、76.5%、76.4%、76.5%、76.3%。日本第三产业2005年占比63.2%,2007年服务业占比上升为79.5%。可见西方各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都已经很高,不会因为金融危机冲击而使经济结构发生戏剧性变化。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 作者:裴长洪 (责任编辑:红星闪闪)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