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

时间: 2010-09-06 21:02:37 来源: 中国贸易金融网  网友评论 0
  • 这不仅在于美国参议院未必能通过《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更重要的是美国真正要推进战略性新产业将遭到重重阻力:尽管如此,后危机时代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不仅存在,而且机遇大于挑战: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与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跨国垄断资本不仅有经济金融实力继续推进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而且经济全球化趋势演进的内生机制、运行条件和路径等仍将在调整和变化中继续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毫无影响,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都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和新态势。对这些新情况的分析表明,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将遇到新挑战,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2009年三季度后,美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尽管经济复苏之路尚遥,但认为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看法已颇为流行。

  怎么看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否还有机遇?这是本文的主题。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经验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并要求“科学分析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这些重大判断与认识是否过时,哪些需要与时俱进地再认识,成为需要分析研究与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既来源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力量,它加速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以及国际化生产经营在全球的扩展;又来源于为跨国垄断资本服务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极力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种种努力,以及为全球资源配置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与国际组织的作用。

  从现象上看,2009年全球货物、服务和直接投资流量都明显下降,但国际组织预测2010年流量都将回升,因此贸易流量只有单年度下降,而直接投资流量的下降却不如2001-2003年期间那么严重。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在2007年达到1.979万亿美元空前峰值后,2008年下降14%,但仍然达到1.697万亿美元,位居历史第二高点;2009年下降了39%,但绝对值仍然达到1.04万亿美元左右,而且,2008和2009年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仍占68%和67%,与2007年的70%相差无多。这种状况与美国IT新经济泡沫破灭后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从2000年的1.3万亿美元历史峰值下跌到2003年的5000多亿美元有很大不同。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1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将恢复到1.4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中国际证券投资流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这与人们的想象正相反。2007年,全球证券投资11130亿美元,为2001年的10.62倍,年均增长高达48.26%。2008年,国际证券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全年额度为12442亿美元,但仍然比2007年增长了11.8%。2009年,国际证券投资重新活跃。2009年前三季度,国际股本证券融资额为1723.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国际负债证券融资额为30363亿美元,而2008年同期为13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

  这说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垄断资本仍然有经济金融实力继续推进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更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演进的内生机制、运行条件和演进路径即世界经济结构,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等都仍将在调整和变化中继续发挥作用。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 作者:裴长洪 (责任编辑:红星闪闪)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