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作者 :
舒海棠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张艳虹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票据经营与管理方向)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ID:jcjypyy1106)
摘 要
近年来,商业票据在支持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商业票据发展缓慢,金融机构电票系统建设滞后,融资性商业票据不合法等。其问题成因主要来源于企业信用基础薄弱、需求意愿减弱;金融机构存在着参与主体单一、缺乏业务的积极性的现象;监管空白等。因此应积极通过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票据业务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创新票据业务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商业票据在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商业票据 中小微企业 票据市场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票据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的功能从传统的支付结算工具演化为融资、交易和投资的工具,在服务实体经济、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三分之二,表明商业票据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资金和信用支持的重要渠道。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小微企业在自身成长进程中遇到各种阻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融资难问题。
1.相关文献综述
1.1商业票据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中的作用方面
票据这一信用工具在中小微企业融资,尤其是在供应链金融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越来越重要,引起了金融各界的广泛关注。包燕萍(2015)指出票据业务是直接对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票据贴现为实体经济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低成本资金。肖小和(2017)认为在产业链中大量的支付结算业务,通过票据进行结算,将更便捷、接受度高,可以加速资金流转,促进贸易往来,减少对现金流的依赖。John Dewey等(2003)认为可通过相互授信和共识,利用商票的流转减少融资成本,促进关联企业间的往来,进而为经济下行期的制造业寻求更多出路。张静(2017)认为商业票据融资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而且,商业票据有助于建立起中小微企业良好的信用机制。杨洋(2017)通过研究发现,票据市场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定,是沟通银行和企业间的纽带,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Ekaterina K. Chirkunova等(2016)指出票据市场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能满足企业短期资金支付结算的需求,加快了资金周转,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降低了资金成本,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1.2商业票据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快速发展,但由于票据市场快速发展时期,相应的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假票、偷票、欺诈等涉及大额款项的票据案件,阻碍了票据市场的建设发展。任远星(2016)在实际票据业务中发现,由于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票据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增多,且票据交易链条拉长,容易出现各环节层层套利。崔卫红(2016)也认为票据业务的高操作性风险愈见明显。近两年来,假票和背书不规范等风险,与纸票业务的操作性风险紧密相关。John Dewey等(2003)指出票据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主要是现有会计核算和贷款统计规定存在问题。此外,贴现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也为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杨洋(2017)认为票据业务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票据法规制度滞后,二是票据业务处理地区性影响较大,三是票据市场不规范;四是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少。包燕萍(2015)指出,票据产品混业趋势化显著,出现监管空白。且票据法规制度建设落后于市场创新步伐,制约了票据市场创新发展。赵慈拉(2015)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票据经营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经济资本占用和出票人的违约率。刘炼、王娇(2015)总结了以下的不足及原因:一是银行下调信用评级、减少授信额度、提高保证金缴存比例等措施;二是部分小微企业贴现票据不规范;三是交易投资活力不足;四是企业对银行贴现的满意度降低。
1.3相关建议方面
针对票据市场乱象,和中小微企业票据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不少学者针对相关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提出了重要意见。包燕萍(2015)认为应当强化供应链票据产品综合服务,以票据签发、承兑、审验、托管、贴现、质押融资和理财等票据服务为内容,同时结合企业票源状况、票据期限结构、资金需求特点和成本控制要求等,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票据产品综合服务。肖小和(2017)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完善票交所平台功能,实现交易品种的报价、询价、议价等功能,提高票据市场有效性和规范性。刘炼、王娇(2015)的建议如下:一是修订完善票据业务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完善票据贴现业务监管政策;三是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行为进行纪录和评价。任远星(2016)强调了适时修订《票据法》的重要性,希望推出融资性票据,明确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地位,更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崔卫红(2016)的建议方向偏向于监管改革,建议由承兑行负担信贷规模占用;对于后期的票据转贴现业务,也应纳入资金业务考核。杨洋(2017)认为票交所应当尽快完善统一规范的票据业务规则、行业标准和价格体系,建立票据评级体系,扩大交易主体。同时也要加强票据业务管理,促进票据业务审慎经营。
1.4 文献评述
从国内来看,专家学者对于商业票据的研究起步较晚,短时间内探究的深度不足,内容过于宽泛,不够精准。从国外来看,尽管外国学者对于票据市场的研究更为成熟,但是缺乏立足于我国国情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深入探究商业票据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不足及经济新常态下应当采取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票据市场和中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
2.商业票据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除了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外,还有以商业汇票为载体的票据融资,具有操作简单、灵活便利等优势,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具体运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1 为企业支付结算提供便利
商业票据通过承兑签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支付结算工具。票据承兑业务能为企业间的支付结算提供便利,加快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有效推进国内贸易往来。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开票支付货款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特点:一是延长了利息收入时间。企业通过质押开票,购买结构性存款或理财产品,获取超额收益;二是增加了信用等级。对于收票企业,降低了远期账款不能收回的风险;三为支付延期。除增加利息收入外,敞口部分资金可在票据到期日给付;四为转让背书。票据的高流动性也让收款企业随时将票据进行支付。
2.2 为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渠道和低成本资金
通过贴现,中小微企业拓宽了自身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财务费用,使得商业票据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实体经济提供了较为便捷的融资渠道。中小微企业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容易开出带有敞口授信的银行承兑汇票,加之贴现流程较短、审核环节较少、费用低,通过率也较高,且不需企业提供繁杂的授信资料,弥补了普通贷款的不足,让许多中小微企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2.3 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
相对银行承兑而言,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签发和承兑,不仅节省了银行承兑手续费,同时也不用缴纳承兑保证金,为承兑企业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可使用资金,因此承兑企业会特别注重商业信用的建立,以期不断提高所承兑票据的接受度。此外,商业承兑汇票在供应链中的闭环运行,帮助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回笼应收款项,也有利于培育国内商业信用环境。
2.4 降低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风险和成本
首先,使用票据能够减少当前现金支出,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且支付的敞口手续费比贷款要低很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和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其次,票据也是企业获得银行资金和信用支持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在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以及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发展下,利用票据卖断后规模释放,能够有效盘活银行信贷资产,间接促使了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后,对于经常支付货款的企业而言,购买票据进行货款支付,即可免除转账银行收取的手续费,也可降低实际支付金额。因此,商业票据可以缓解因企业间赊销而产生的债务问题,从而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风险和成本。
2.5 促进企业间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
商业票据是企业间贸易行为中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之一。它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成为了赊销贸易中的标准信用工具。它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拓宽了进一步贸易的空间,帮助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预付款、赊销款等资金期限和产品周转期限被放大的问题,加速产业资本运营。随着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商业票据的使用率将大大增加。
此外,央行通过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引导信贷投向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通过优化再贴现的运用,可助推票据市场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不断增强票据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当前央行的票据再贴现业务,主要是针对国家鼓励的发展行业以及相关类企业进行的精准投放,由此吸引了银行按照央行指定的小微、涉农及绿色企业进行直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3.商业票据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环境不容乐观。以招商银行数据为例,2014年至2017年,中小企业承兑业务发生额降幅超过七成,从2014年至今,票据业务服务中小企业客户数降幅近五成,中小企业承兑融资金额、贴现户数均大幅减少,说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呈进一步严峻的趋势。因此,票据工具的市场功能还没有完全有效发挥出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融资性商业票据缺乏法律保障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基于债权债务关系开出的融资性票据增多,但根据《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1997年】第2号)第十条规定,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贴现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必须具备“与出票人、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即仅对交易性票据作了认可,把融资性商业汇票排除在外,导致持有融资性票据的企业无法到银行进行顺利贴现。 3.2 金融机构电票系统建设滞后 票据电子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银行直接接入ECDS系统[ ECDS(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央行建立并管理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比例不到20%,电票的代理接入虽然已经放开,但是一些市场主体对这些票据仍有顾虑,如部分村镇银行及农商行未接入电子票据系统或未开展电票转贴现业务,部分银行电票业务还处于开展初期,部分功能还在建设阶段,甚至有部分银行缺乏电票系统,不能为企业收到的电子承兑汇票办理贴现。 3.3 商业票据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上的商业票据还是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占90%以上。美国市场上,商业承兑汇票处于主体地位,但我国恰恰相反,长期依赖银行信用,会影响票据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以银行作为承兑主体的票据,虽然流动性比较强,但是风险也集中于银行体系。 从空间分布来看,由16家上市银行年报可知(见表3-1),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承兑余额占比下降明显,五大行均低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因此,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稳健发展势头,国有商业银行票据承兑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4.商业票据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1 中小微企业方面
4.1.1 需求意愿减弱
由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整体的增长后劲不足,交易投资活力不足,企业贴现意愿不强,对银行而言,贴现需求严重不足。此外,票据中介的迅速发展也降低了企业对银行贴现的满意度。近年来,票据中介机构,包括互联网票据理财公司等大量兴起,由于票据中介机构不需客户提供相关合同发票,不审核贸易背景,见票打款以及贴现利率较低等特点,相对于银行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企业也因此认为在银行贴现困难,倾向于在票据中介贴现票据。
4.1.2 企业信用基础薄弱
我国的中小微企业还没有普遍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在财务、经营管理上不能满足全面、真实地对外开展信息披露,同时因自身天然缺陷,很难完全满足相关要求,即难以真正做到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内控体系完善等;而且,由于部分优质企业规模较小、公开的信息不够完善等硬性条件未达标准,导致投资人或金融机构认为借款人的信用资质较低,不愿意直接投放信贷,因而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而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企业的相关信息和合法合规情况开展审核,但这样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培养信用意识、提升自身的信用水平。
4.2 金融机构方面
4.2.1 风险规避倾向
在当前银行市场化经营程度不高和缺乏合适避险工具的背景下,再加上在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建筑业等大量使用票据结算的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同时伴随着银行票据业务经营风险上升,部分银行票据垫款率和托收逾期率也有所上升,票据资产质量持续提升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厌恶型特征明显,对中小企业签发票据贴现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行承兑汇票签发、承兑门槛的难度,导致中小微企业争取到的金融资源极为有限,商票流通的条件和金融环境也较为恶劣。
4.2.2 参与主体单一
目前,票据市场的主体缺位现象较为突出。国内票据市场中,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为增加本行票据业务份额,在办理票据业务时存在无序竞争。由于票据经纪机构、票据评级机构、保险等机构的缺位,会导致我国票据市场难以健全发展,这些现象均会阻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4.2.3 缺乏业务的积极性
根据我国金融监管条例,票据业务属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占用信贷规模。尽管票据贴现业务具有风险小、流动性高、资本占用低等优势,但受信贷额度宽松程度的影响较大。在信贷规模紧缺的情况下,票据贴现额度往往无法得到保障;且部分中小银行视贴现买入的票据为“烫手山芋”,无法一直持有,不断找寻出口转卖,严重缺乏信心和积极性。详见表4-1。
4.2.4 票据空转
在“票据空转”现象中,首先是银行为了虚增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违规开票,即无真实贸易背景循环开票。之后为了将票据在资产负债表内转移出去,商业银行普遍通过卖断,买入返售,买断转贴同批票据等方式,逃避信贷规模管控、赚取买卖差价;部分银行类金融机构将资金违规出表,借助跨业合作通道,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模式,运用理财资金投资票据资产,实现暗箱操作。在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之后,票据业务的透明化发展有望早日实现。
4.3 金融监管方面
4.3.1 存在监管空白
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商业承兑汇票的违约拒付情况的约束力与处罚力度偏低,处罚的手段也较为落后,导致持票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阻碍了商业承兑汇票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支付工具。
此外,我国票据市场上合法流通的票据种类主要是交易性票据,而其余的融资性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均未得到《票据法》相关书面规定的认可,因此这一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监管缺位。
4.3.2 监管内容滞后
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利用票据工具主要是用于支付采购原材料的预付款,此活动处于商品交易前,不具有交易发票,因此不符合票据贴现的真实贸易背景审查。由此催生了票据中介的介入和“包装票”的出现;同时,由于增加了环节,导致融资成本提高。 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监管政策滞后、与现行市场发展需求不一致造成的。
4.4 社会信用体系方面
现已建立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设计的,并不适合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而且我国缺乏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所以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在完善的财务背景和信用环境下建立起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多地亲睐于自己的白名单客户,而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处在信用盲区,再加上无法满足商业银行设立的门槛,从而降低了商业票据的签发量和流通量。
5.促进商业票据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票据市场上存在的不足,应从金融监管主体、金融机构、社会信用体系、中小微企业等角度出发,通过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和健全票据市场体系等措施,帮助提升票据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5.1 金融机构方面
5.1.1 切实推进金融机构电票系统建设
2016年12月8日我国票据交易所设立,对所有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进行统一登记、托管、报价、交易、清算、托收,且自2018年1月1日起,原则上单张出票金额在100万以上的商业汇票必须全部通过电票办理,实施纸电交易融合,电票的使用范围将迅速扩大,规模效应将使电票的流通性更强,使交易成本更低。因此,提高金融机构接入ECDS系统的比例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5.1.2提高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水平和积极性
首先,在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财经高校、政府等为辅的多方努力下,培养出一批票据知识丰富的业务人员,并组织去国内主要的票据营业部进行学习;定期举办有关票据知识业务的沙龙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其次,适时更新票据签发承兑的真实贸易背景审查准则,培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理念,强化票据业务风险意识。最后,将票据业务相关的若干指标纳入MPA考核中,以此激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票据经营业务。
5.1.3 积极创新票据业务
对于资金充裕的企业来说,贸易往来收到的票据,往往会在保险库或网银上闲置较长时间,待到期后收取票面本金;另一部分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不乏有良好信誉的优质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获取银行贷款,难以维持资金周转,制约了企业自身经营发展。如能借鉴股市中的“融券”业务模式,票据闲置企业将其持有的票据租借给有短期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那么就可解决一部分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可减少融资企业的借款成本,又可使原持票企业获得一定收益。借此模式,可促进关联企业间的业务往来,进而为经济下行期的部分企业寻求更多出路,以此服务和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
5.1.4 加快推进票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使用
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金融机构可通过票据等信用工具,积极开展票据池业务、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各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将会改变对单一企业主体授信的融资模式,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方式,将银行的关注度从单个中小企业的信用转向其所处的产业链的情况,以及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和管理水平,还可以根据企业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类别进行融资,银行也可深入到企业的运营之中,实现对融资业务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5.2 金融监管方面
5.2.1 完善票据业务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
随着国家经济、金融的改革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大幅进步,《票据法》的部分条款已限制了票据市场的发展空间,因此应加快对《票据法》相关条款的再次修订。一是对我国《票据法》中关于票据基础关系的规定予以修改,充分发挥票据的流通功能。二是对《票据法》中有关票据行为的书面形式作出修改,把电子票据签发、承兑、背书转让等票据行为的电子流程纳入票据基础法律规范。三是确立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地位的同时,严格界定资格与范围,落实从严监管。
此外,运用监管政策,通过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票据承兑业务的经济资本占用,促进商业银行开展银票业务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建议明确融资性票据的合法性,释放商业银行承兑及贴现的动力;二是将现行的电票管理办法纳入到《票据法》中,使电票的流通使用更具有法律依据。
5.2.2 建立健全票据市场组成设计
为适应全国统一票据交易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的需要,应尽快完善现代票据业务规则、全新的票据市场基础制度。因此,要加快建设票据交易市场体系,推进票据市场标准化和一体化进程,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一是由央行统筹规划票据交易体系的顶层设计,设立票据市场相关管理组织或委员会,统筹票据交易体系建设。二是发挥上海票据交易所在票据交易体系的中心地位,打造“标准化”的交易产品,完善票据资产与资金市场的流通渠道。三是发挥地方票据交易平台区域性和行业性作用,向区域内及行业用票企业推广票据贴现业务及承兑的职责。四是发挥民间票据平台的自身专业和资金优势,成为票据交易体系的补充。
5.2.3 扩大票据市场参与主体
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能让票据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因此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发展票据专业化中介机构,必须积极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熟悉和运用票据融资;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进入票据市场,拓宽票据交易的广度;积极发展专业化票据经纪市场,提供票据鉴证、咨询、撮合、报价等经纪服务;建立第三方票据评级评估机构,对票据承兑主体、贴现主体等信用主体进行多层次、系统性、动态化的信用评价与管控。此外,通过推动担保、保险等信用服务机构,能够完善票据市场参与者格局,搭建多元化、专业化、交叉互补的市场参与者体系。
5.3 社会信用体系方面
针对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等方面固有的不足,可在政府的主导下,在金融机构、工商部门、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多方合作下,利用大数据分析,搭建中小微企业信息信用平台或征信体系,改善国内的信用环境,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效率和数量。此外,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应根据国情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实行企业信用定期考评制度。而且,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评级时,应当避免过分注重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水平等绝对量指标,而对于期望收益率、长期的平均利润率、成长能力等相对量指标,则可以重点考虑。
5.4 中小微企业方面
在金融新业态下,为了提高借贷效率和成功率,首先,中小微企业应当抓住机遇,不断完善自身建设,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的变化,响应供给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向,加强企业创新。第二,在信贷审批阶段,中小微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公开地上传认证资料,加强自身业务信息的透明化,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和可信度,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二次成本。
此外,由于票据交易量巨大,票据利率将会越来越接近于中小微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发挥更有效的利率传导作用,可帮助完善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体系,进而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渠道或者是主渠道之一,这将对建立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基准利率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票据市场收益率曲线的不断完善,票据二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票据一级市场的指导作用更加显著,有利于票据市场形成市场化机制,通过加大再贴现手段,进一步增强和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此引导金融业支持和服务中小微企业。
综上所述,商业票据作为重要的交易结算、融资工具,它以审核时间短、融资速度快、结算便捷等优势受到了我国企业的青睐,在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状况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整体提升。相信随着票据电子化的推广应用,中小微企业使用电子化票据进行支付结算融资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强。但同时,我国仍需继续完善票据市场,优化风险管理模式,探索票据融资新模式,从而更好地为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慈拉、肖小和、严文兵、赵懿,2015:《票据支持实体经济仍需加力》,《上海金融》第04期 [2] 肖小和、邹江、汪办兴,2012:《票据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金融与经济》第12期 [3] 刘炼、王娇,2015:《当前中小企业票据贴现难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向》,《现代经济信息》第23期 [4] 任远星,2016:《当前票据融资大幅增长的原因_风险与对策_以河南省为例》,《银行家》第 04期 [5] 肖小和,2017:《不断增强票据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上海证券报》12月8日第09版 [6] 舒海棠、沈沉,2017:《新业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创新发展问题探讨》,《金融与经济》第07期 [7] 崔卫红,2016:《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华北金融》第09期 [8] 杨洋、宋延春,2017:《提升商业银行票据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几点建议》,《征信》第08期 [9] 包燕萍,2015:《票据市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第06期 [10] Ekaterina K. Chirkunova、Ekaterina E. Kireeva、Anna D. Kornilova、Julia S. Pschenichnikova,2016:Research of Instruments for Financing of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Procedia Engineering,p112-117 [11] John Dewey、Joseph Yiu,2003:The irony of investing in tenant improvements in leased space Freeing up capital from tenant improvements through Credit Tenant Note Financing,Journal of Corporate Real Estate,p201-212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