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拓宽票据业务创新发展大思路

时间: 2017-01-30 11:05:4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网友评论 0
  • 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为票据业务创新带来无限发展空间,票据创新也必然会给票据交易所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挥阵地。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课题组  来源:上海证券报


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为票据业务创新带来无限发展空间,票据创新也必然会给票据交易所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挥阵地。


首先,对票据交易所的理念创新奠定了基础,票据交易所发展的好坏、快慢对票据市场发展起着至关作用。票据交易所的建设本身就是票据市场理念的创新,通过票据交易所的建成与推进,可考虑创新的重点,未来可以将信用证、保理、大额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在票据交易所挂牌交易。有条件的话,将来也可以逐步扩展成为货币市场交易所。随着实践深入和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未来也可以与信托、基金、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相关产品跨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交易所。


其次,票据交易所体制创新也有较大发展潜力。目前仅有央行、部分商业银行入股,未来包括中小银行、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票据平台、军工行业票据平台、规范且有影响的票据交易平台以及互联网平台、区块链新技术等公司应该都具有参与的空间,真正成为一个混合所有制的、统一的国内票据平台。


再次,在机制创新上可以在保持基本公平的基础上体现效率优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对于产品设计人才、科技高端人才、金融优秀人才、交易核心人才、高端研究人才、风险管理人才,更多地通过市场用人机制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在制度的创新上,引入再贴现机制,安排再贴现在票据交易所发挥传导货币政策调控的一定效能。通过总量、结构、投向、利率等功能不断引导票据交易所参与主体作用于实体经济。也可以建立平准基金制度,相关参与主体按比例和市场相关标准拿出一定资金,由票据交易所统筹管理,在票据市场供求出现特殊情况时通过基准基金进行调节。


在业务和产品创新上,票据交易所可以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作用,加大跨业、跨界创新的力度,探索与货币子市场、保险投资资管市场、信托证券资管市场、票据ABS市场创新力度,激活十万亿票据承兑余额市场、五万多亿贴现余额市场的活力。


同时,对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给予更多支持,不断在业务和产品上创新,在业务环境和条件上不断通过制度安排予以改善,激活行业、产业、企业内的票据融资积极性,降低融资成本。在票据交易产品、衍生产品包括掉期、远期、期权等产品创新上借鉴外汇交易的经验,争取新的突破。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进程


一是促进跨界、跨业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金融加速深化”期,金融市场层次不断丰富,不同类型市场间、不同层次市场间的连通性增强,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加强,票据业务在跨市场合作和业务创新中的运作模式日益多样,适时引进信托、证券、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企业、个人以合适的方式进入票据市场,丰富市场经营主体,加快跨市场合作创新,促进票据市场不断涌现更多的跨专业和跨产品的组合产品以及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相融合的综合服务产品。


二是引入票据做市商制度。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进一步深化经营主体建设,建立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整合当前所有市场主体的资源和自身优势,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摒弃现在银行内部票据经营机构行政性分配资源的局限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走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实行集约经营和集控管理。


三是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资信评估、增信保险制度。


推行信用评价制度,成立统一、规范、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建立健全适合票据业务的评级评估指标体系,实行信用定期考评制度,推行票据担保支付机制和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信用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票据证券化步伐


票据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票据资产组合和由此而产生的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票据资产证券化能够真实反映票据资产的权利让渡,防止票据“绕规模”现象发生,有利于票据业务规范持续发展。票据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商业银行已经持有的大量优质的存量票据资产,吸纳充裕的社会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增强银行支持新兴产业的能力,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票据资产证券化将“信贷交易”转变为低资本消耗、创新型的“资金交易”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突破资本约束困境。票据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实施票据业务规模管理,有效解决所谓通道问题带来的弊端,为防范各种票据风险奠定基础。


商业银行作为票据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方,将票据资产托管给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从而盘活更多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发挥信用中介职能。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则依据托管的票据资产发起形成特定资产组合,选择确定SPV公司公告发行可交易的证券,实现票据资产证券化,从而为金融资产交易提供更多渠道,更好发挥金融资产交易中介作用。投资者可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所等渠道购买该资产支持证券并交易,进一步丰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回报。


促进票据资管业务更趋成熟


票据资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挥票据资产管理机构的作用,把全社会票据资产进行整合托管和资产运作,在个人投资、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票据服务之间建立融资渠道,从而提高全社会票据资源整体配置效能,实现票据业务金融服务功能的有效提升。


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有助于银行盘活票据市场存量资产,提升票据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对于银行资本消耗相对较少,有利于银行走资本集约化的票据经营转型发展之路;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银行化解票据资产风险,从而促进票据市场稳健运行,提升金融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功能。现阶段银行票据集约化经营和资金化运作为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近年来银行票据理财业务的适时发展既是银行创新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初步尝试,也为未来跨市场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经验。


未来银行大资管格局下,银行将在票据理财基础模式上加强再创新,探索更多类型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可以节省运作成本和减少外部机构利润分成,提升运作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增加票据资管业务综合收益。由此,银行以票据作为载体为个人、企业和金融同业机构进行受托票据资产管理,实施专业运作的受托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银行创新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方向。


加快商票发展步伐


商业承兑汇票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信用支付工具,不仅手续简便,能有效缓解企业间货款拖欠,提升市场活力,提高效率,还能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节约资金运输与使用的费用,避免资金的积压。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改善对银行信用过度依赖的现状,特别是在经济增速下行银行信用收紧的当下,既能减轻商业银行风险的过分集中,也可以优化票据市场结构,同时银行也可通过对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贴现和托收等获取高于银行承兑汇票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


商票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央行通过再贴现调控信贷投向,并有效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商业信用缺失是导致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难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政府搭建公开、透明、可信度高的企业信息信用平台,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全面、健康、稳步发展。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成立统一、规范、权威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建立健全适合商业承兑汇票的评级评估指标体系,实行企业信用定期考评制度,推行商业承兑汇票担保支付机制,建立商业承兑汇票保险制度,为商业承兑汇票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创造条件。


同时提高商业银行积极性,加大银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规模及人民银行商票再贴现力度,引导金融资源积极介入,为扩大商票流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金融环境。建立商票企业准入制度和商票贴现准入制度,建立商业承兑汇票签发使用风险监测和分析制度以及风险处置化解机制,建立商业承兑汇票担保基金制度,通过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


加快电子票据发展步伐


电子票据自2009年正式推出以来,其使用及普及率逐年提高,随着企业、金融机构对金融电子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已从被动接受电子票据转变为主动使用、主动推广电子票据。电子票据是革命性的票据业务产品,极大地克服了纸质商业汇票操作风险大的缺点,提高了商业汇票的透明度和实效性,改变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支付习惯和交易方式。电子票据极大地拓宽了商业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领域创新思路,银行系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票据交易平台不断涌现,此类平台与传统银行票据业务处于不同的细分票据市场,为票据市场产品创新拓展了新的蓝海。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电子票据的推广和市场占比,完善制度建设,根据电子票据市场情况适时修订《票据法》,推动我国电子票据市场合法合规健康发展。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进程,加速推进全国票据交易所建设步伐,扩大参与主体,提升交易功能,大幅提升以电子票据代替纸质票据进行流通交易。积极筹划票交所的电子票据交易模块,尽早实现纸票电子化和电子票据交易相融合,最终搭建成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报价、交易平台。


加快区块链技术在票据创新应用


自2008年基于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诞生以来,这项基于网络协议的底层技术被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所关注并利用,数字票据的应用可以成为其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突破口。所谓数字票据,并不是新产生的一种实物票据,也不是单纯的虚拟信息流,它是用区块链技术,结合现有的票据属性、法规和市场,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票据展现形式,与现有的电子票据相比在技术架构上完全不同,它既具备电子票据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础,又融合进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成为一种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更具前景的票据形态。


因此,可以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去中介化,改变现有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结构,有效防范票据市场风险,规范市场秩序,降低监管成本。系统的搭建和数据存储不需要中心服务器,也不需要中心级应用,省去了中心应用和接入系统的开发成本;降低传统模式下系统的维护和优化成本,包括设备投入、数据备份、应急管理等;减少系统中心化带来的风险,不会出现集中模式下服务器崩溃或被黑客控制的问题;减少了中心化模式下数据反复被记录和保存的成本,各个参与者中记录的数据账本,既是分账本,也是总账本。


数据的完整性、透明性和通过时间戳的可验证性,对任何价值交换都可以追踪和查询,这些信息并不单单保存在某一个服务器或者某一个参与者机器中,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实现对涉及商业秘密(比如出票人、承兑行等)的屏蔽。智能合约的形式使得票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具备了可编程性,即具备的限制性和可控制性。


加快推出票据衍生品


随着近年来金融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票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票据市场利率波动更趋频繁,经营主体在票据业务经营中规避利率风险和信贷规模调节风险的业务需求增加,为票据衍生产品推出提供良机。


一是远期票据。经营机构可与交易对手以契约的方式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事先确定的利率进行一定金额的票据买卖,实现未来融资成本的提前锁定,降低财务风险,根据交易客户的不同需求,该产品可以分为远期票据贴现业务和远期票据转贴现交易业务。


二是票据期权。经营主体作为期权的卖方可以获得买方支付的期权费收入,期权卖方则获取未来某一时间向银行按确定的利率买入或卖出一定金额票据的权利,期权买入方可以选择是否行使该权利,而期权卖出方必须在期权买入方要求行权时履行相应义务。根据交易双方的不同,可以分为票据贴现期权和票据转贴现(回购)期权。


三是票据利率互换,是两家经营机构利用各自在票据转贴现(回购)买入利率或卖出利率上的比较优势进行互换套利,可分为票据买入利率互换和票据卖出利率互换两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责任编辑:七夕)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