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首页 >> 债券 >> 债市研究 >> 列表

2009年-2010年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繁荣与期待

时间: 2009-12-29 10:20:27 来源: 新华网综合  网友评论 0
  •  ——专访中国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债券融资总部负责人代旭博士


  第二阶段,2月份至5月份,由于PMI、用电量等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信用利差快速缩小,这四个月时间企业债券市场整体上保持牛市行情,企业债券收益率下行最大约80BP,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债券利率下行的幅度最大。

  第三阶段,6月份到10月中旬,由于市场对经济复苏达成共识并预期宽松政策将会逐渐收紧、股市一二级市场分流资金等因素,企业债券收益率出现攀升,尤其是7、8月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再次扩大,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明显要大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收益率平均上升约100BP。

  第四阶段,10月中旬至年底,一方面,由于前期城投债信用利差达到较高水平,收益率具有明显优势,投资资金再次追逐高信用风险企业债券;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处于欠配状态,而符合保险机构投资的有第三方担保企业债券少之又少,导致优质的有担保企业债券受到保险机构追捧而收益率不断下行。这段时间里企业债券收益率平均下行20BP左右,在资金的推动下企业债券迎来小牛市行情。   

  “保增长、扩内需”政策促进繁荣局面

  上海证券报:哪些政策因素促成了2009年企业债券市场的繁荣局面?

  代旭:2009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政府“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2008年11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启动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2009年3月下旬,央行、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在国务院提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中央投资安排1.18万亿元,其余近3万亿元通过地方配套资金、贷款及企业债券等渠道解决,企业债券成为地方解决配套资金的渠道之一,并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这些都是促进今年企业债券繁荣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
  第二阶段,2月份至5月份,由于PMI、用电量等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信用利差快速缩小,这四个月时间企业债券市场整体上保持牛市行情,企业债券收益率下行最大约80BP,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债券利率下行的幅度最大。

  第三阶段,6月份到10月中旬,由于市场对经济复苏达成共识并预期宽松政策将会逐渐收紧、股市一二级市场分流资金等因素,企业债券收益率出现攀升,尤其是7、8月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再次扩大,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明显要大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收益率平均上升约100BP。

  第四阶段,10月中旬至年底,一方面,由于前期城投债信用利差达到较高水平,收益率具有明显优势,投资资金再次追逐高信用风险企业债券;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处于欠配状态,而符合保险机构投资的有第三方担保企业债券少之又少,导致优质的有担保企业债券受到保险机构追捧而收益率不断下行。这段时间里企业债券收益率平均下行20BP左右,在资金的推动下企业债券迎来小牛市行情。   

  “保增长、扩内需”政策促进繁荣局面

  上海证券报:哪些政策因素促成了2009年企业债券市场的繁荣局面?

  代旭:2009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政府“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2008年11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启动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2009年3月下旬,央行、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在国务院提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中央投资安排1.18万亿元,其余近3万亿元通过地方配套资金、贷款及企业债券等渠道解决,企业债券成为地方解决配套资金的渠道之一,并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这些都是促进今年企业债券繁荣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新华网综合 作者: (责任编辑:alexmls)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