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年会活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 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 中国保理年会 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第三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

美、日、中经济贸易模式的变迁分析

时间: 2008-10-22 12:08:05 来源: 学习时报  网友评论 0
  • 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全球经济经历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最深刻的发展和变迁。全球化带动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是全球化也造成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巨大失衡。为了更好地探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失衡问题,本文拟对美、日、中经济贸易模式及其变迁做一个分析。
  一、美国双赤字背后的双输入战略

  经历了近200年的民主制度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积淀,以及凭借在二战中赢得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的地位和实力,战后美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并一手操办成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操控各种规则的制定,迅速树立起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进一步利用美元霸权地位推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进行产业和生产布局,形成了以美国为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发源地和消费的最终场所,世界其他国家为生产车间的格局。这样,美国就必须从国外大量进口消费,大量赤字形成的资本又回到美国国内进行投资获取利息和支援技术创新。国外获得的仅仅是一个封闭经济体系中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工资,就连保护环境的公共支出部分也被美国拿走。

  1、布雷顿体系下的美元霸权奠定了美国长期贸易赤字的基础

  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45年美国GDP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60%,黄金储备相当于世界黄金储备的75%。为了使各国能够购买重建的物资,避免出现一战后的竞相贬值、贸易保护局面,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体系是一套以固定汇率和资本管制为特征的汇率管理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体系规定的双挂钩是以美元为中心,或者说本位货币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bizcom)
  •  验证码:
热点文章
中国贸易金融网,最大最专业的中文贸易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