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资讯中心 | | | 贸金人物 | | | 政策法规 | | | 考试培训 | | | 供求信息 | | | 会议展览 | | | 汽车金融 | | | O2O实践 | | | CFO商学院 | | | 纺织服装 | | | 轻工工艺 | | | 五矿化工 | ||
贸易 |
| | 贸易税政 | | | 供 应 链 | | | 通关质检 | | | 物流金融 | | | 标准认证 | | | 贸易风险 | | | 贸金百科 | | | 贸易知识 | | | 中小企业 | | | 食品土畜 | | | 机械电子 | | | 医药保健 | ||
金融 |
| | 银行产品 | | | 贸易融资 | | | 财资管理 | | | 国际结算 | | | 外汇金融 | | | 信用保险 | | | 期货金融 | | | 信托投资 | | | 股票理财 | | | 承包劳务 | | | 外商投资 | | | 综合行业 | ||
推荐 |
| | 财资管理 | | | 交易银行 | | | 汽车金融 | | | 贸易投资 | | | 消费金融 | | | 自贸区通讯社 | | | 电子杂志 | | | 电子周刊 |
质检总局公布今年10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公告显示,今年10月,共有198批次进口食品化妆品被检出不合格,包括饮料类、饼干类、酒类等产品。
其中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列前10位的种类分别为: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其他加工食品类、水产及制品类、酒类、乳制品类、调味品类、干坚果类,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90.1%。
其中,不合格进境化妆品有7批,主要来自台湾、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等地,涉及沐浴露、面膜、乳液、爽肤水、牙膏、漱口水等多个品类。
在不合格名单中,共有25批酒类产品。包括产地为“德国”的3批百卡迪冰瑞预调酒,被检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钾;产地为“比利时”的1批福佳粉啤酒,被检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安赛蜜;产地为“西班牙”的3批阿芘芭起泡红葡萄酒,被检出品质不合格;产地为“意大利”的1批海尼根啤酒,被检出货证不符。
↓以下为不合格产品名单↓
(点击查看大图)
此次公布的不合格信息中,所列批次食品、化妆品的问题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都已依法作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